新疆自考2023年10月语言学概论真题答案

发布日期:2023-11-01 09:35:38 编辑整理:新疆自考网 【字体: 【学历咨询】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其16分。


21.语言符号的所指


答:语言符号的所指是语言符号中由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


22.基础方言


答: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23.负迁移


答: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那么语言迁移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就叫负迁移。


24.语音识别


答: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听觉器官的反应来接受语言信号并作出回应动作或给以语言答复,简单地说就是让计算机听懂人说话。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5.分钟下面句子的蕴含义和预设义。他妹妹在老家工作。


答:


(1)蕴含义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的义或整体变,即从一个自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是甲蕴含乙。


(2)预设义指句子包含的某个背景信息,不在句子断言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指句子包含的某个背景信息。同蕴含一样,一个句子的意义可以通过预设关系与其他句义联系在一起,使这些句义成为这个句子潜在的意义。


(3)蕴含义:他妹妹在老家。预设义:他有妹妹。


26.分析下面诗句中的形声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照(2)炉(3)常(4)烟(5)遥(6)看(7)瀑(8)布(9)挂(10)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其20分。


27.简要说明普通话上声变“上声变调”。


答:


(1)普通话上声变调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上声十上声”,前一音节的声调会变成类似于普通话中阳平调的[35],比如“有水”读起来就像“油水”,再如“美景/煤井”“土改/涂改”“雨水/鱼水”“粉场/政场”等,光靠读音很难分辩。另一种情况是“上声+非上声”时,前一音节的声调会变成[21],可称之为“半上声”,比如“黄土[214]、土[21]地”“大海[214],海[21]军”等。


(2)上声变调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三个(或以上)上声音节连读时,比如“展览馆,洗脸水”都读成[35+35+214],“土产品,纸雨伞”都读成[21+35+214],这取决于其中哪两个音节先组念,哪两个音节后组合,按照组合的先后顺序依次发生变调。


(3)上声变调同样也发生在后一音节是轻声的语段中,比如“打扫、老虎、想想”等,前一音节都读[35],“打听、尾巴、本事”等,前一音节都读[21]。需要注意的是,后一音节是上声而又读成轻声时前一音节的变调有几种例外情况:一是亲属称谓词,比如“姥姥、姐姐,太太”等;二是“早”是名问,比如“斧子、本子、傻子”等;三是口语词,比如“耳朵、痒痒、宝宝”等只变点[21]。


28.简要说明一般词(非基本词)的类别。


答:根据来源的不同,一般词主要包括“古语词”“新造词”“方言词”“外来词”等。


(1)“古语词”是指在古代就已经产生,现在只麦偶尔还在使用的词。古语词内部又包含两个小类:一类是“历史词”,即历史上出现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事扬或现象的名称。历史间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用,但在文献资料中还会碰到,比如汉语的“樽、皇帝”等。另一类是“文言调”,即在古代使用,但在现代一般场合已不太使用的词语。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并未消失,但现在周别的词语来称呼它,这是受言词与历史词的区别。比如,汉语的文言实词“吾(我)、首(头)、俸禄(工资)”等,文言虚词“之的(它)、手(吗)、均(都)”等。


(2)“新渔词”又称“新词”,是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这是一般词最重要的来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观。这些都会表现在新造词上。各个历史时期都会出现一批新造词,比如汉语“土院、人民公社、上山下乡”等,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出现的新造词:而“手机、微信、高铁”等,则是近年出现的新造词。


(3)“方言词”是指在某一地域方言中使用的词语。方言词也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肤又的方言词指的是那些本来只在方言地区进行。进入共同语不久,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广泛使用的词:而广义的方言词还包括只在方言地区进行的词语。汉语中方言词的情况则较为复杂,一般所说的方言词都指狭义方言词,比如汉语吴方言中的“尴尬、精油、落三、腐乳、蹩脚”,湘方言中的“过硬、行家里手”,粤方言中的“雪糕,看好,老公,第一时间”等,就是进入了普通话语汇的方言词。


(4)“外来词”也叫“错词”,即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比如“咖啡、涉发、苏打”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什么是词形变化?举例说明词形变化的主要类别。


答: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印欧语较多采用这种语法形式。具体说。词形变化又包括“附加”“屈折”“异服”“雾形成”等。


(1)“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面加词缓。词绒一题指在词典中不显示但在句子中系统出现的附着于词的部分。例如英语名词“book/books(书)”“tree/tree(析)”就是加上后缀“-s”来表示复数,時词“work/worked/working(工作)”是分别加上后缀“-ed/-ing”未表示过去时和进行伴,


(2)“屈折”即间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比如英语表示名词的单数和复数,有时也用屈折形式,如“man/men(男人)、foot/feet(脚)、mouse/mice(老鼠)”等!英语表示动词的过去时,有时也用膜折形式。如“sing/sang(唱),get/got(得到)、write/wrot(写)”等。


(3)“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缀的成相同意义的词。英语只有极少数动词的过去时用异根形式,如“go/went(走)”,不过英语“是”这个动词现在时和过去时的异根形式“am/is/are/was/were”却非常典型。异根在印欧语中更多是用于人称代何变格。如英语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分别是“I/me(我)、she/her(她),wo/us(我们)”等。


(4)“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既然附加、屈折和异根等形式可以产生某种语法意义,那名词在重化前的原形,当然也有某种语法意义,所以原形也就可以看做是一种调形变化,或者说变化的是一个零成分。例如前面提到的英语名词“books(一些书)”或通过加词耀“-s”后表复数,那么相应未加问级的“book(书)”这种单数意义就是周零形式表示的。同样,英语动词“work/worked”分别表示现在时和过去时,现在时也用零形式表示。


30.举例说明语义的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答:


(1)语义的概括性: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使一类事物区别于另一类事物的特征,同时含异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比如“笔”指的是能够用来写字画图的用具。这一概念就是人们从铅笔、钢笔、毛笔、粉笔、圆珠笔等各式各样的笔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反映了各种笔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以及其他事物所没有的特征,即使各种笔的用途、性能,使用方法等各有不同,但这些差异在词又当中被忽略掉了,句义关注的是笔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可以使其同其他的事物区别开来,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


(2)语义的模糊性是指词又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语义的模糊性不是词义的含物,它出现在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其本质是边界不明。词定的模糊性也会导致句子的模糊性,因为词组酶句子都是白词论组含而成的。因而由语义模糊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和句子也会有意义的核糊性,比如“大款”这个词,词卖上的解释是“很有钱的人”,那么有多少钱并是“很有钱”呢?恐怕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尽相同。国此人们对“大款”也只能有一个大残的概念,而无法明确地指明大款与非大赼的界限,这就是词义的模糊性。


(3)语义的民族性是指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文化等各不相同,对事物的认识,概括和分类也含有所差开,因而语言也会有所不同,他用语言所表达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词语的感情色彩(即非理性意义)不同。比如“龙”在汉民族文化望是权威,高贵。吉祥的象征,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问语太多都是褒美的,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文化里,龙却是雅后的原征,因此语言中与“龙”有关的词语大多具有贬义,如英语将龙称作“dragon”,在圣经故事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直译“一条巨龙”),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如“His wife is a dragon.”(意思是“他的妻子是一个泼妇”)。



关注新疆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

《新疆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新疆自考-便捷服务